老大是女郎_分卷阅读_148
作者:罗青梅      更新:2020-07-25 22:29      字数:4488
  袁文为之气结。
  傅云英没掺和到两人的争吵中去,春闱在即,之后就是殿试,傅云章开始闭门读书,她白天来东宫应卯,夜里为傅云章和袁三准备考试的事,忙得画画的时间都没有。
  天气渐渐暖和起来,宫里的梅花开了又谢,宫人脱下厚厚的冬衣,换上轻薄春衫。
  这天她照例到东宫应卯,发现太子穿了身打球服,手里拿了根球杖,笑道:“天朗气清,不如去打捶丸。”
  周天禄立马响应。
  袁文眉头紧皱。
  傅云英无所谓。太子这人不坏,不过毕竟还年轻,表面上温和,其实不怎么喜欢身边的人风头盖过他,他们陪太子读书,用不着展露才学,只要时不时夸一夸太子,哄太子高兴就好了。
  打球场就设在庭院里。
  太子执球杖,傅云英、周天禄、袁文和几个小太监陪打。
  最后自然是太子赢得多。
  中场休息,太监进来通报,说翰林院修撰汪玫来了。
  听到汪玫这个名字,周天禄噗嗤一声笑了,一旁的袁文狠狠瞪了他一眼。
  汪玫此人名震京师,是南直隶的神童,之前十三岁中举的汪阁老就是他的叔叔。汪家家学渊源,一门三叔侄,个个都是肱骨之才。这汪玫呢,不愧为汪家子弟,自从能说话起,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。他九岁中秀才时,大家都说他就是下一个汪阁老。
  然而汪玫可能是名字取得不好,亦或是触了什么霉头,总之命途坎坷。他准备考乡试的时候,外祖父病逝了。按理他用不着为外祖父守制,但他自小在外祖父膝下长大,外祖父是他的启蒙老师,他年纪又还小,因此那一届乡试就没考。等几年后汪玫再去考乡试时,他祖父去世了,这一回他得按规矩守孝。又过了几年,汪玫信心十足,前脚都踏进考场了,家里人拦下他,说他祖母病危了。这么折腾下来,三年又三年,汪玫从名扬天下的少年神童长成青年,娶妻生子,儿女绕膝,还没考中举人。以前才学不如他的人都升任四品官了,他还是个秀才。又到了一年乡试的时候,汪家人如临大敌,汪玫的父母连门都不出了,每天待在家中好吃好喝养着,生怕自己有个不好连累儿子前途。还好这一年汪家人没有生病的,可临到考试的时候,竟然刮起飓风!河水倒灌入城,整个贡院都被淹了,汪玫不信邪,坐在及腰的深水里坚持考完试,出了考场,当即大病一场。
  都以为这一回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变故了,考官找上门,劝汪玫想开点,他的试卷被洪水冲走,考试只能作废。
  汪玫几欲呕血。
  前几年汪玫终于一鼓作气顺利通过乡试、会试、复试和殿试,而且高中一甲榜眼,都以为他否极泰来了,汪母不幸病逝。
  汪玫只得回家为母守孝。
  等他守孝归来,大臣们怜惜他,不忍他再蹉跎,马上将他送进翰林院,据说他用不着熬资历,只是走个过场。
  汪玫生得白白胖胖,幸得骨架小,所以不显痴肥,穿一身圆领官袍,戴纱帽,走进庭院,看到太子在打捶丸,目光落到傅云英身上,朝她招了招手。
  笑眯眯的,看起来就像寺庙里的弥勒佛。他倒霉了那么多年,还能笑口常开,是个豁达之人。
  傅云英朝他走过去,“汪大人有什么吩咐?”
  汪玫笑着道:“我前几日去太子洗马那儿找一本书,看到阁中的藏书打理得井井有条,听太子洗马说,这些天都是你担任他的助手。”
  太子洗马,是詹事府的文职,掌经史子集、制典、图书刊辑之事,立正本、副本、贮本以备进览。太子要看的书都要经过太子洗马的手。
  傅云英常常去藏书阁为太子寻书,她曾管理书院的藏经阁,看到东宫藏书堆放虽然整齐,但不符合太子平时的看书习惯,便试着将太子最近读的书整理出来。太子洗马看到以后,让她帮了几次忙,见她干活麻利,而且吃苦耐劳,之后忙不过来时就让她帮忙给太子送书。
  “翰林院抓不到人,正好看到你,我求太子把你借过来给我当助手,怎么样?”汪玫笑问。
  傅云英诧异了片刻。
  不等她说什么,汪玫径自去找太子。
  太子见他来了,停下比赛,和他谈笑。傅云英看到太子朝她看了过来,忙垂目。
  不一会儿,汪玫朝她走过来,“好了,太子答允了。”
  果然,太子把傅云英叫过去,笑着说:“汪玫幼时是南直隶的神童,他找孤要你过去,孤答应了,你过去帮他几天忙。”
  傅云英应喏。
  回去和傅云章说起这事,傅云章笑了,道:“汪玫为人豪爽,名声一向很好,而且确实有真才实学。不过做事时脾气太急,常常把小吏们骂哭,老师说他最近因为编书的事和同僚起了点争执,一气之下要独自一人编书,你过去帮他,大约就是做一些抄书找书的力气活,现在没人愿意搭理他。”
  他叮嘱她,“做好准备,不管汪玫怎么骂你,别往心里去。实在受不了,我让老师帮忙。”
  傅云英想了想,跟着汪玫编书并不是坏事,她就是做这个的,再枯燥的活计她也能坚持下来,不怕吃苦受累,至于汪玫爱骂人,随他骂去好了,她左耳进右耳出。
  ……
  第二天,她在宫门前等汪玫。
  周天禄很同情她的遭遇,对着她连连摇头,“可怜哟……”
  袁文却很嫉妒傅云英,他很崇拜汪玫的才学,可惜因为不好意思当面对汪玫表露仰慕之意,至今还没和汪玫搭上话。
  汪玫的马车准时到达宫门前,看到傅云英在一边等着,汪玫道:“我都是这个点来,以后你只需要准时到就行。”
  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。
  傅云英跟着他进宫城。
  入三阙宫门之后,一条御道贯穿广场南北,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一百余间,向东、西又分别左右折,有向南廊房三十余间,便是千步廊了。千步廊两侧分别是各部衙门办公之地,文官在东千步廊之后,武官在西千步廊之后。
  千步廊气派森严,翰林院位于东墙之后。
  阁老重臣必定出自翰林院,这一点天下皆知。
  不过翰林院里着实冷清,一路走进去,空无一人。
  进士进入翰林院以后,用不着每天去点卯,因为日后他们只要通过考试就能升迁,因此很多进士长期请病假,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去。
  汪玫把傅云英带到自己值班的地方,把她介绍给其他助手杂役,然后指指墙角一堆破损的书,道:“整理出名目。”
  傅云英答应一声,开始整理。
  不知道是因为她年纪小,还是顾忌着她是东宫的人,又或者怕第一天就把她吓走,汪玫这一天对她很和气。
  午时众人休息吃饭,千步廊的官员都是跟着鸿胪寺吃大锅饭,饭菜的滋味……一言难尽。
  到下午,傅云英接着整理那堆破损的书。都是她熟练的活儿,她做得很顺手。
  如此一连给汪玫当了五天的苦力,她手脚麻利,踏踏实实,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耐烦。
  第六天,汪玫不让她整理图书了,让她搬书。
  这是杂役干的活儿。
  傅云英没有多问,搬就搬,她力气大。
  如此又过了五天,汪玫又整幺蛾子,让她抄书。
  她二话不说,埋头就抄。跟着傅云章读书的头几个月,她天天抄书。
  再反反复复磨炼她一个月后,汪玫终于道出找太子讨她当助手的真正用意,“你的画画得很好,我要编的书里需要插入几幅画,可其他人画的画总达不到我的要求,那些宫廷画师又不屑干这个,我想让你试试,你愿不愿意?”
  原来润古斋的伙计说的那位汪大人,就是汪玫。
  傅云英想了想,问:“晚辈当然愿意,不过有一事想问汪大人。”
  见她一口答应,汪玫眉开眼笑,更加像大佛了,“你问便是。”
  “大人的书编好后,晚辈可否有幸署名?”傅云英说,“只是图画的部分。”
  汪玫皱眉想了想,道:“这倒也没什么,不过只会在有图画的地方留下署名,不怎么显眼。”
  “那便够了。”
  傅云英一笑。
  太子听说汪玫和傅云英相处得很融洽,很高兴,嘱咐她,“汪玫有什么要求,务必要全力以赴。”
  她恭敬应了。
  第103章 仇恨
  傅云英正式开始帮汪玫画插画后,这位传说中的南直隶大才子终于露出他的真面目。
  他实在太挑剔了。大到整幅画的运笔,小到完全看不出的线条,全都要符合他的要求,即使他的要求听起来完全没有什么意义,一幅画稿重画了几十甚至上百遍,他还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要求傅云英重画。
  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宫廷画师都和汪玫划清界限,唯恐避之不及。
  别看他提要求时笑眯眯的,要多慈祥有多慈祥,折磨身边的助手时他也是那张笑脸。
  很多时候他最后选中的画稿和一开始的几本一模一样,一点改动都没有,但他就是要反反复复看过全部画稿后才肯定下合格的。
  助手们被他的反复无常折腾得快要崩溃,每天都有人请辞。
  除了汪玫自己的学生外,傅云英是唯一一个一直坚持下来的人。
  多亏当初赵师爷为了磨炼她,天天要她画荷叶,她画几个月也没有焦躁。现在汪玫只是一遍遍让她按照要求重画而已,她只当是画新图,每天交了画稿,听汪玫把画稿骂得一无是处,然后按照他的要求重画,如此周而复始。
  到后来,汪玫的学生们一致决定每次的画稿都由她主笔,因为主笔也是主要挨骂的那一个。
  这样的好事,她欣然应允。面无表情画好画稿,面无表情拿去给汪玫观阅,然后面无表情被笑眯眯的汪玫打回来重画,接着面无表情回值房准备新的画纸。
  还别说,她一直这么面无表情,古井无波,任劳任怨地辛苦作画,汪玫竟然不好意思继续骂她了。
  又一个月下来,大家发现汪玫对她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挑剔苛刻到慢慢的和风细雨,默许由她主笔,再到最后,竟然能心平气和地和她讨论,不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拿到画稿就先骂一个狗血淋头。
  其他人不由啧啧称奇,傅云果然人不可貌相,竟然能承受住老师的摧残。
  汪玫骂学生们不争气:“光会挨骂有什么用?还得知道自己错在哪儿,哪里有不足,傅云每天都在进步,我才对他刮目相看,你们天天都跟在我身边,光记得我是怎么骂你们的了,其他的一点都没学会!”
  学生们羞惭不已,但是一想到进步的代价是天天被老师指着鼻子骂,而且是各种能把人骂得恨不能立刻寻死的讽刺、挖苦,认真权衡一番,算了,这种荣幸还是让给傅云吧。
  汪玫奉皇上之命编书,皇上很关心书的进度,常常召他过去回话。他提起傅云英,赞赏有加。
  皇上得知傅云英是太子东宫的人,点点头,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颁下赏赐若干。
  太子很高兴,这天把傅云英叫到跟前,赏她一套自己平时用的文具。
  她终于有了正式的品级,虽然只是最末等的校书一职,但大小也是个官。
  为了和崇拜的人更近一步,袁文终于舍得放下架子,主动和傅云英攀谈,问她汪玫有没有传授她作诗的技巧,平时都教她什么。
  也有嫉妒汪玫受皇上重用的人说酸话,“汪玫那人性情暴躁,傅校书跟着他,最先学会的一定是怎么骂人。”
  周围的人哄然大笑。
  说这话的人是吏部的一个从七品小官,汪玫前半生倒霉,但顺利通过殿试后,明眼人都知道他以后必定能快速升迁,难免招来一些嫉恨。
  这时候他们正从千步廊出来,周围都是下衙准备归家的六部官员。
  傅云英环顾一圈,朗声回答袁文的话,道:“汪大人名扬天下,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皮毛,便受益无穷了。他平时确实严格,但若能画出让他满意的画作,他也从不吝夸奖。而且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如此,写一篇文章,往往要反复修改几十遍,为了一个字,来来回回推敲好几天,如此方能写出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。金陵神童,非浪得虚名。且汪大人性情直率,从不会背后伤人。以身作则,乃为良师。”
  听了这话,正凑在一处笑话汪玫的人不由讪讪,都沉默了。
  刚才说酸话的人脸拉得老长,拂袖而去。
  袁文很仰慕汪玫,见她为汪玫说话,顿时觉得她比平时顺眼了不少,不过想起自己无缘受汪玫教导,又忍不住有些失落,叹一声,道:“可惜我不擅长丹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