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九章解气
作者:千墨      更新:2021-06-26 18:53      字数:2424
  第七百九十九章解气
  天气暖和以后,千丝坊卖什么呢?
  当然还是和毛线有关的物件。
  比如各种坐垫,圆的、方的、素色的、花色的或者带各种图案的。
  又比如毛线包包,手提的、斜跨的,各种颜色,不同针法,还能添加一些自己的创意图案。
  还有就是毛线地毯、毛线抱枕、毛线盖毯、毛线椅垫等等,这些都是季节性不那么强的物件,春夏秋都可以售卖,客人也可以买了毛线自己织。
  花色可以任意搭配,图案可以学着毛线动物的样子勾勒,每个季度都选出最受欢迎的前五样图案单品给予奖励,千丝坊的员工们都摩拳擦掌。
  千丝坊的毛线织品都是有手工费的,如今就是小黄和小王这等伙计都学会钩织毛线,学会了以后,大多都是全家人行动起来,一起挣这份手工费。
  这样等于一个人能带动一家人的挣钱,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。
  薛小苒让石惠心她们先做些样品,然后摆放出来,客人来了,多介绍一些新物件,让客人懂得这些物件的用处。
  很快,冷清了一段时间的千丝坊又慢慢热闹起来。
  坐垫和抱枕成了最受欢迎的新品。
  特别是各种卡通动物图像的抱枕和坐垫,简直不要太受欢迎。
  这种动物图像的抱枕和坐垫,因为配色针法要求比较高,手工费也高,卖的价钱自然也高。
  可京城是什么地方,越是稀罕越是卖得俏,价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。
  甚至有些客人点明要求用最好的羊毛线钩织,开始定制毛线织品的客人就越来越多。
  当然,亲自跑来学习如何钩织的女眷也不少,高门大户的女眷一天到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总得找些事来忙活,好打发闲暇的日子。
  有了各种时兴的毛线织品,千丝坊的生意又红火起来。
  那些跟风卖毛线团的布庄,没有像千丝坊这般精巧的毛线织品撑铺面,天气一暖和,毛线团根本卖不动,只能看着千丝坊红火的生意眼馋。
  乌兰花巴拉巴拉把外面的情况回报给薛小苒,笑得脸上都快开出朵花儿来了。
  “……看到那些布庄卖不动毛线团,真是太解气了,哈哈,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跟风了。”
  乌兰花仰面大笑,惹得在树上摘花的阿雷都探出了头观望。
  她们正坐在花园假山上的凉亭里,二月的暖风拂动荷塘边的垂柳,小鸟在榕树上唧唧啾啾,四周一片春意盎然。
  热孝中的薛小苒哪都去不了,董明月她们也不好上门,好在还有乌兰花每天下午跑来陪她说话解闷。
  “卖还是会卖的,不过,应该会谨慎些了。”薛小苒也笑,有利润就有人眼红,不可能不卖的。
  “哼哼。”乌兰花哼唧两声,随后又说起了旁的事情,
  “我瞧见街上有不少书生都背着粗布大背包,后来才知道,这种远行用的背包,周遭的城镇都流传开来了,赶考的书生都用背包背书和衣物。”
  乌兰花不高兴地嘟起了嘴。
  那些背包也是仿制她们的。
  薛小苒听着却乐呵呵的,“这是好事啊,背包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,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。”
  这种没有啥技术含量的物件,会女红的姑娘妇人都能做得出来,没什么好计较的。
  两人絮絮叨叨说着话,等到申时过半,乌兰花才带着阿雷回了薛府。
  整个二月,薛小苒基本都在府里猫着,不适宜出府,她闲着无事,就督促起卫青涯招人的事情。
  卫青涯招了八个落第书生负责抄书,而译文的事情,他让苏源和另外一个叫宋荣的幕僚负责。
  那八名书生都是秀才,有老有少,年纪最大的四旬出头,年纪最小的二十有五,都是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。
  乡试无望,只能另寻出路。
  这些秀才都有同一个特点,就是字写得好。
  知道他们要负责抄写古籍珍本,这些秀才都甚为欣喜。
  卫青涯亲自去了趟酆王府,挑选出他觉着有用有意义的古籍珍本,借回王府,让这些秀才们每日抄写。
  瞧着卫青涯对抄书的事情很上心,译文的任务却直接抛给了苏源,薛小苒撇撇嘴,知道他虽然接受了译文的用处,心里却还是很不以为然的。
  薛小苒也不与他多辩,自顾去找苏源。
  苏源三十多岁,性格温和有礼,才学也不错,所以,连烜才会让他去教薛小磊。
  另一个宋荣,年近五旬,胡子和鬓角都已花白。
  宋荣也是个好脾气的人,要不然,把野史游记翻译成大白话这种活,可不是谁都会接的。
  对于有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来说,大概会觉着有辱斯文吧。
  “苏夫子,那本《七国周游记》译了多少?”
  这本游记是前朝一名非常有名的大儒写的,他年轻时周游列国,写了很多游记心得,年老后著了这本《七国周游记》。
  厚厚一本,里面描写了各国的风俗人情,景致人文,薛小苒很感兴趣,可这老头用词太过晦涩华藻,逐字逐句看,薛小苒都觉着眼晕。
  “回娘娘,译完一半了。”
  苏源起身作揖,一旁的宋荣也跟着站起。
  “不用多礼,你们继续。”薛小苒溜达到苏源的书案前,拿起他译好的手稿看了一下。
  瞧着上面的工整漂亮的字迹满意地点点头,最让她舒心的是,上面整齐标准的段落和符号。
  这时期有标点符号,可都不完整,而且文人都不喜欢用,文章读起来那个费劲呀,还得自己理解意思,自己断句。
  在苏源和宋荣开始译文的时候,薛小苒就要求他们用标准的标点符号断句断章,还规定一句话不宜过长,以免看着吃力。
  她把主要的标点符号都列好,用法和意思也标注清楚,让两人在译文的时候,参考着用。
  一开始,苏源和宋荣是不大愿意用的,薛小苒就与他们一路说道,
  “……原文用词晦涩华藻,言简意赅,翻译成白话文,字数增多数倍,没有标点符号,看文会很吃力,你们读书人在看书的时候,为了方便阅读理解,都得自己画圈标记,更何况普通人……”
  “……一段句子,没有标点符号断句,可以读出好几种意思,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的阅读理解,有了标点符号就不会出现这种混乱……”
  薛小苒语重心长,一脸沉重的与他们说了半个时辰。
  苏源和宋荣两人听得脸都僵起来,最后,老老实实按着她列出的标点符号译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