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 第32节
作者:
骊偃 更新:2021-07-22 01:29 字数:3912
“好,谢谢。”又得了个信息,看来工业卷以后也要赞着了,多了不但可以抵自行车票,还可以抵手表、收音机吧?
说到收音机,李蔓陡然想起一件事,爷爷给小蔓儿买的收音机,被季墨雅失手摔在地上,磕坏了外壳,拿去县里修,人家说修不好,得换,目前他们没有相同的外壳,得等采购下次去省城买一个回来。
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买到?
休息了,得过去问问。
……
四张工业卷,换了两张烟票,买了两盒中华,然后李蔓又买了半斤奶糖,一块洗脸洗澡用的香皂,一盒洗衣服用的皂液,一只25瓦的灯泡。
李蔓想要瓦数再大点的,奈何,这已是商店里最大的瓦数了。
拿着东西回去,周师傅带着个徒弟已经将线牵好了。
李蔓把灯泡连同烟一起递了过去。
灯泡周师傅接过去,爬上□□就给装上了。烟推了几次,见李蔓给的诚心才收下,随之抛了一盒给徒弟。
装好灯泡,两人开始踩着□□,拿着工具按照李蔓画的形状在垛木壁上开窗。李蔓抬腕看了下表,该上班了,拿出挎包里的本子、钢笔,跟两人说了声,便放心地走了。
李蔓到办公室,车永成埋头写着什么,江会计和陈兵在对仓库的帐,白芹和丰高朗在前面帮忙还没有回来。
默写了遍商品目录和价格,看了看,只有一个价格写错了,默念了两遍,记住了。李蔓抬头看了下对面,白芹和丰高朗还没有回来,想来门市那边还忙着呢。
想了想,李蔓起身跟江会计说了一声,去了门市。
这会儿顾客不多了,营业员轮流去食堂吃饭,白芹和丰高朗就帮忙顶着。
李蔓看了圈,稍熟一些的卫生纸柜台的女营业员换了人,应该去吃饭了,烟酒柜台的郑同志还在。
脚步一转,李蔓走了过去:“郑同志,我帮你看会儿,你去吃饭吧?”
白芹眉头一皱,扬声道:“李蔓,你刚来,商品都认不全,捣什么乱啊,赶紧回去把目录上的商品认认,再背背价格。”
“我都记下了,”怕白芹不信,李蔓点着拒台里的烟酒道,“短中华,0.62元/盒,大前门,0.39元/盒,海滨,0.23元/盒,金鱼,0.15元/盒,葵花,0.09元/盒,福牌,0.065元/盒,散装瓜干酒,0.60元/斤,”顿了顿,李蔓接着又道,“竹叶青,3元/瓶,零卖0.27元/斤……”
“你、你都记住了?”白芹震惊道。
李蔓:“总共没几页纸。”
一众营业员,咋舌!
有人不信,随手一指自己的柜台,“李同志,火柴多少钱一盒?”
“两分。”
“食盐呢?”
“一毛三,一斤。”
“酱油呢?”
“两毛一斤。”
……
郑同志竖了竖大拇指,主动道:“李同志,来来,我给你说一遍,付账的流程,卡片的写法。”
李蔓过去,听他说了一遍,点了点头,表示记下了,怕他不信,又复述了一遍。
“行了,李同志,这儿就交给你了。”郑同志说着,掀开隔板,走了出来。
李蔓一口应下,进去放下隔板,站在柜台前当起了营业员。
来买烟酒的不少,有红旗农场的知青,有哈尼族、拉祜族和傣族的汉子或老人。
李蔓笑容亲切,待人温和,取货写卡利索,哪个族的话还都听得懂,并能接上几句,一时间好评如潮。
一个半小时后,郑同志吃完饭,休息够了,过来接班,去刘丽那拿卡对着货点了一遍,忍不住赞道:“李同志,你怎么做到的?卖的货都要跟我上午11点那会儿持平了。”
虽不如他12点至2点卖的多,可也了不起了,要知道李蔓过来接手时都2点半了,2点半到4点,赶集的人不是正在准备回去,就是已经回去了。
“运气好吧。”李蔓掀开隔板,出来道,“你忙,我回去了。”
“唉,等等。”郑同志说着,忙掏了几颗糖递了过来,“谢礼,收下吧,要不然下次我都不好意思请你帮忙代班了。”
一分钱一颗的水果硬糖,他给了四颗,对于郑同志来说,还真不值当什么,要知道,酒烟柜台的营业员,工资可是全门市最高的。
相对的,这个位置也不是谁都能站的,要么有人脉,要么有能耐。
想明白了,李蔓伸手接了,“我刚来,工作不忙,中午你要替班,跟我说一声。”
“好哩,那明天中午麻烦李同志了。”
李蔓愕然,这人还真会顺杆子往上爬:“……好。”
大家哄笑,白芹没好气道:“郑纳,你可真够抠的,李蔓为你卖了那么多货,就给了几颗糖,还想继续使唤!”
“就是、就是,郑纳,你人脉广,李同志刚来,人家帮了你,你不帮忙讨换个凳子或是小桌什么的?”
其实会计室过来,是义务帮忙,大家这么说,既是打趣,又是真想让郑纳出点血,谁让他工资那么高,还想借李蔓多捞点奖励呢。
作者有话要说:原来的“服务员”错了,商店门市应该是“营业员”,这章改了,前面我写修修。
小天使们晚安。
感谢在2021-05-19 22:17:39~2021-05-20 17:43: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萝莉秀秀是御姐3个;
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番茄酱30瓶;甜妞09 5瓶;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第32章
四颗糖,李蔓给白芹、丰高朗一人一颗,自己剥了一颗吃,三人含着糖从门市出来,往办公室走去,路上,丰高朗好奇道:“李同志,你会好几个民族的方言吗?”
“也就附近民族的方言能听懂,会说几句。”西双版纳毕竟不是白族的聚集地,从小学起,她身边就多了汉族和傣族的小朋友,到了初高中,又增加了哈尼族、彝族和拉祜族,虽然人数都不多,可每次分班总有那么一两个。
一个班里相处久了,一些简单的对话还是会说的。
“这就很厉害了!”白芹道,“交流起来,不用在你比划我猜了,减少了很多麻烦。”
来南猛坝商店买东西的,多是附近村寨的少数民族和前面红旗农场的知青,知青还好,交流顺畅无阻碍,消费也不低,可相对的他们买的东西也单一,吃喝穿。
不像少数民族群众,什么油盐酱醋、五金农具、钢精锅、手电筒、长筒雨鞋、结婚用的床单被面毛巾枕巾、散装烟酒等,品种多样,商店人旺气旺,才能一扩再扩。
可就是这么一帮顾客,他们却常常疲于应付,主要原因是交流起来有障碍。不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就是他们听不懂营业员带了苏北或是沪市口音的询问。
“是啊,若是能听懂他们说什么,就不会拿错东西,裁错布的尺数了,”别看才在门市待了三四个小时,丰高朗便对此深有体会,“李同志真的很适合营业员这个职位。”
“会计也不错,我挺喜欢的。”李蔓说完,转而疑惑道,“那怎么没有在附近村寨招营业员?”
“咋没找,问题是,一个村寨也没有俩读书的,有个小学毕业,不是在大队当队长就是会计,初中毕业都能去县、镇当干部了。你看咱商店不远有所小学,是不是觉得读书不难?”白芹摇了摇头,“附近的孩子离家近,上下学还好,可就这样,小学毕业的也没有几个,更别说去县一中读初中高中了。”
穷啊,一年下来,学费书本费加起来,对一个家庭来说可不低。供一个孩子,一家都得勒紧裤腰带。要是再去了县里,食宿又是好大一笔。而且现在上初中也不是谁都能上,要推荐,看出身、看表现。
再有一点,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远见,知道读书的重要性。
有那个读书的时间,大人更想让孩子多打一捆柴,多放几只羊,增加点收入。孩子们呢,光一个普通话,就读得他们脑壳疼,还有什么平舌音、翘舌音,太难了!相比读书,他们更喜欢满山撒欢地跑,摘些果子,捉只野鸡贴贴饥饿的肚子。
除了以上两点,还有一个,路难行。
哈尼族村寨在林海,彝族在海拔几千米的地方,出来上学何其难啊!
还有些村寨在大山深处,几乎于世隔绝。
而不识字、不识数,卡片不会写,数目点不清,来了还不是净添乱。
丰高朗:“其实还有一个办法,我们可以请人来教我们学习傣语、哈尼族语和拉祜族语啊。”
白芹失笑:“学一门外语都难,你还要大家学几门!好,就算大家愿意学,谁来教呢?你要知道,便是同为傣族,生活的地区不同,语言也是有所差别的。”
“李同志啊。”
李蔓一愣:“我?!”
丰高朗点头:“嗯。”
“别、别,”李蔓忙摆了摆手,“我就会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,口音跟他们还有些不同,哪能教人啊。”
“其实,”李蔓继续道,“没有你们说得这么严重,大家在门市待久了,便是不会说,也能听懂几成。”
这倒是真的,特别是有些老员工,不但听得懂,还能跟老乡攀谈几句呢。
“哦,对了,”李蔓主动转移话题道,“丰同志你跟着谁啊?做什么工作?”
“我跟着车同志,从事日用商品仓库保管和调拔,听车同志志说,有时也要到县百货公司采购。”
“哇,”李蔓赞道,“挺好的!”采购啊,可以经常去县城。
丰高朗咧嘴一笑,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“我也觉得挺好的。”
说话间,几人踏入了办公室。
“白芹,”江会计拿了一撂本子递给她道,“东西核过了,没问题。”
白芹接过,分了一半放在李蔓办公桌上道:“你看一下,上月的物价变动和商品调拨都在这里了。”
“好。”
李蔓拿起一本日用商品,翻开看了遍,基本上浮动不大,又拿起了一本五金农具……
“当当……”
下班了。
李蔓将本子还给白芹,由她锁进后面的文件柜里,拿着竹筒就往简易房赶。
远远地,李蔓就见窗开好了,在靠顶的部位,开的挺大,还给装了竹制的纸糊格窗,下面支着根木棍,窗户半开。近了,门口的石头已经搬走,换了个一米多宽,五层的木制□□。
门关着,周师傅和徒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。
李蔓推门进屋,不用拉灯,屋里就很亮堂,左右看了看,地面很干净,开窗掏出的木屑都给清理了。
放下竹筒,李蔓抱着椅子往窗下一放,站上去,伸手取下木棍,窗格便缓缓合上了,再一推又开了,试了几下,李蔓才笑盈盈地跳下来,揣上钱票,拿上碗筷快步去了食堂。
包谷稀饭,糯米团,青芒果配了辣椒,还有一个野菜汤。
“小蔓,”白芹招手道,“这边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