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37节
作者:孺人      更新:2022-08-01 00:02      字数:3947
  时下炼铁技术落后,因此才会造成铁价昂贵。所以一般人家中,只会准备一些必用的菜刀,连匕首都鲜少有。至于林立文这种的尖刀,就更别想了。
  但更让杨越吃惊的是,昨晚他还跟林立文睡同一张床的,但是他都没有注意到林立文身上居然还藏了这么一把刀!
  “以防万一……”林立文这时主动与他们解释了一句。
  杨越和赵武对当初差点被东胡人劫持走一事心有余悸,那么林立文这么一个当事人,又怎么可能不做点准备呢!
  所以别的地方都极为省钱的林立文,愣是花了一大笔钱,打造了一把这样锋利的好尖刀放身上防身。
  而既是防身用的,平日里没有危险的时候,这把尖刀林立文自是贴身放着的,轻易不会拿出来的。
  只是林立文也没想到的是,他特意准备的这把防身用的尖刀第一次出场居然是拿来杀猪。
  然后花费了他大价钱精心打造的尖刀,也确实很是好使。林立文拿着它,极为干脆利落的一刀扎进了猪大动脉里,完成了很漂亮的吉利一刀术。
  所谓的吉利一刀术就是指一刀扎准猪的大动脉或者是心脏,一次便结束了猪的生命,是作为一个好的杀猪匠必备的条件之一。
  这一刀下来后,使得周围围着的村民们,本来因为没见着杀猪各种刀具而升起的担忧,瞬间也没了。
  “不错,这杀猪匠的手艺好!”
  “他杀一头猪需要多少工钱来着?”
  “听闻跟过去马屠夫是一样的……”
  “马屠夫的手艺也不错,不过他那家那个儿子还差了点功夫……上个月我家办事要杀猪,他第一刀就没捅好……”
  没捅好第一刀的话,没死的猪会因为疼痛而剧烈挣扎,甚至挣脱缰绳的情况都会有出现。而且还会引起猪血被留在肉里,使得肉质变差。
  林立文杀过不少的猪,对猪身上的各个关节部位自是十分熟悉。所以后面的整个分猪手法,那也是相当的干脆利落。
  “你瞧瞧,这般程度可好了?”林立文笑着对妇人说道。
  “可以可以!”妇人高兴的连连点头。
  而早在林立文解刨猪的时候,当时人群最前端站着的一老妇便喊了一串名字,马上便有相对应的村民们从里面走了出来,笑嘻嘻的过来帮他们的忙了。
  这老妇便是妇人的婆婆。
  此时猪彻底杀完,妇人便来与林立文一边算工钱,一边也十分热情的笑着招呼他们这一群人:“先莫要离去,今日餔食都留在我家食用……”
  历来各地都有留杀猪匠吃杀猪饭的传统,因此林立文也不客气了。只是他也笑着言道:“我这里有五人,既吃了你家这顿杀猪饭,这杀猪的工钱便莫要给我了。”
  妇人拿着正要递过去的银钱,当即就愣住了:“不,不要工钱了?”
  林立文笑:“对,我不要这工钱了。”
  妇人傻眼了,旁边听见这话的村民们,一个个的也朝着林立文使劲的瞧。大家主要是疑惑和不解,也不知晓这阿卜是从哪里请来的杀猪匠啊?
  竟然连工钱都不要!
  而在这边开始准备杀猪饭时,妇人喊了一村民帮他去给还在清理道路的自家汉子阿全带信。
  阿全得了信后,立即便冲着大家大声喊道:“加油干!干完都去我家吃杀猪饭!”
  随着他这一喊,那些个清理道路的汉子便不得了了,一个个兴奋到不行。
  “哦豁,晚上有杀猪饭吃了!”
  “里正,咱们今日早些回去吧!”还有人冲着里正这般喊道。
  里正也笑:“行,那就早些回去!”
  大家便又开始兴奋的叫了起来。
  不过也有人疑惑:“咱们村好像没人会杀猪啊!”
  要知道杀猪可是讲究手艺的,时人对手艺这一块还十分的看中,轻易不外传。若不然,他们每次杀猪也用不着专门下山一趟,去给那马屠户家捎信。
  “是阿卜家请来的杀猪匠!”那前来送信的人这般回答。
  里正听到这,眉心顿时一跳……这会子也顾不上清理道路的事情了,直接与那送信的言道:“我这便与你一同回去……”
  这话被旁边的村民听见了,便赶忙询问:“我们这就散工了吗?”
  里正:“散吧,散吧……”
  他现在急需要赶紧过去瞧瞧,那杀猪匠到底是不是林大郎。
  村民们哪知晓他的这些心思啊,只听得今日早散工去那阿全家吃杀猪饭时,一个个高兴的欢声雀跃了起来。
  然后那里正是着急忙慌的跑到阿全家去的,结果一踏进院子,便瞧见了站在人群中间的林立文,以及傻傻的站在他身后的自家大儿子阿孟。
  里正挤过人群,一把将自己儿子拖到一旁去赶紧询问道:“这到底怎么回事?”
  “就,杀猪啊!”阿孟回答。
  里正气急:“我是问,林大人怎么就被请去杀猪了!”
  “他自己主动说的,他会杀猪……爹,你不知晓,林大人这猪杀得可好了!刚好些人都在说,让他在咱们村子里多留些日子,都是想请他去杀猪的……”阿孟很是兴奋的说道。
  第167章 不是
  里正再看向人群当中的林立文,只见他此时身边围了一大圈的村民们,显然大家正闲聊得十分起劲。
  当然这也跟他能和村民们把话题聊起来有关。
  村民们发现,不管是杀猪养猪上的事也好,还是种地种果木上的事也罢,反正就没有这个“杀猪匠”不知晓的地方。
  因着有那么一大片古茶树林在,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们其实都是较为富裕的。再加上风俗性格等原因,使得大家在吃食上极为的大方。
  主家舍得招待,村民们吃得也豪迈。
  如这妇人家养的这头大肥猪,少说也得两三百来斤了,竟是摆出了可着村民们吃喝的态度!
  只是这么多的村民们来吃,主家自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桌椅碗筷准备的。不过这没关系,村民们可是有经验的很了!
  在这里,他们也不是如林家村那般的,谁家办宴席了,去找亲朋好友借来,而是村民们自己备来。
  这就使得一些家离得比较远的村民们懒得搬运桌椅时,直接去隔壁借来好些空箩筐。然后将这箩筐倒过来,不就成了一张桌子了么?
  至于凳椅,村民们往地上随意的一坐便行了。
  于是在村民们自觉自发的准备下,没一会儿的功夫,阿全家这院子外面的空地上,便摆满了箩筐。
  因为全村人都有来吃这杀猪饭,因此这箩筐还一路顺着往外面的道路蔓延。使得人一眼瞧过去,便是一排一排的箩筐,以及坐在箩筐周围喜笑颜开的村民们。
  然后林立文不是与村民们熟悉起来了么,待到坐席开吃时,村民们将他招呼得可热情了。
  大家在阿全家院子外面,给林立文留了一块比较舒服的草地。接着再有人往林立文手里塞了一副碗筷后,便不停的喊他:“快吃!多吃点!”
  这时,有人还给他碗里夹了一大块白肉!
  这个白肉跟林立文在林家村过年时吃到的一样,是直接拿清水炖煮的纯肥肉。而且在对方给林立文夹了这块后,紧跟着便加入了争抢肥肉的队伍里去了。
  毕竟那一大盆的杀猪菜里,肥肉的数量其实也不多。便也可见时下不管何地的老百姓招待客人时,这种大肥肉都算得上极高的招待标准了。
  而这个时候,除了杨越和赵武牢记着自己的职责,硬是在林立文附近寻了个地方坐着,如姜旭与唐主事,早就不知道随着村民们坐到哪去了!
  一直待到大家吃饱喝足,开始散场离去了的时候,这俩人才带着餍足的神情出现在林立文跟前。
  “嗝~”姜旭一个没忍住,还打起了嗝来。
  众人便朝他看了过去。
  姜旭脸瞬间微红,便言道:“此地村民们甚是热情……”
  这话才刚一说完,站在他旁边的唐主事也打了一个饱嗝出来。
  别看昨日避雨时,阿德一家子那般的警戒。但实际上,他们不防备人的时候,便是不认识姜旭等人也没关系,一点也不妨碍村民们的热情招待。
  林立文挺着有点撑的肚子,也点起了头:“确实挺热情好客的。”
  就是人被这么招待的时候,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撑。也因着此刻大家都有点吃撑,因此回里正家的这一路便行走的较为缓慢。
  这般走着走着,姜旭突然问道:“夫子,明日你还要去那阿卜家杀猪,对吧?”
  林立文:“是的。”
  姜旭便感叹:“会杀猪真好。”
  身后的杨越和赵武还有唐主事闻言,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  合着姜旭这就开始惦记明天另一顿杀猪饭来了!但不得不说,这杀猪饭确实吃得人极为的满足。
  待到林立文他们走至里正家中时,里正已然比他们先一步到家了。
  “大人,今日这杀猪……”里正这会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,说起来这给村民们杀猪一事,他之前也瞧见了,林立文脸上不仅没瞧见任何的不悦之处,反而与村民们相处的甚为融洽。
  “杀猪怎么了?”林立文愣了会才反应过来,然后笑道:“没事,我以前没少在我老家杀猪。”
  想当初,林立文可不止是在林家村杀了好些猪,他还带着大家一起阉猪呢!
  里正便不再说什么了。
  但是林立文这时却言道有一事想要与他商量。
  “我今日随阿卜进山,听闻你们春季采摘茶叶,都是先将树枝砍下。”林立文还又说道:“你也知晓,我是为着茶树种植而来……故来年开春后,我想与你们村购置一些茶树枝。”
  然后他这话一出来,整个屋子里都是一片安静。
  “恕我多问一句,大人你要这茶树枝,可是要用它来做插杆种植?”过了好一会,里正才这般小心翼翼的询问道。
  插杆种植这种种植技艺,林立文当初所写的《农学》里便有记载。而他作为必要时候得传达朝廷下达政令的一村里正,家中是有这本农书的。
  不仅如此,里正还仔细查阅过里面的一些种植技术。
  “确是如此。”林立文点着头,还又说道:“你们若是也想学的话,到时候我来购置茶树枝时,可派遣几人随我过去学些种茶技术。”
  “此言当真?”听见林立文这么说后,里正那颗心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。
  要知道茶树并不好种植,他们先祖们也不是没有试过。但不知为何,移植出来的茶树却总是长不好。最后发现种植不好茶树后,先祖们便只能在发现茶树的地方,用心的将其维护好,耗费好几代的时间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。
  所以这么多年来,他们采摘茶叶都不得不跑进森山里采摘不说。便是住的地方,也紧靠着这片山林。
  林立文:“自是当真。”
  朝廷管控的是茶叶上的交易,但对百姓种植茶叶却是允许的。而且不仅是允许,甚至还是持的鼓励态度。
  毕竟茶叶带来的经济价值与军事价值都极大,这对于增强皇朝的国力与财政都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。
  里正此时也是欢喜至极:“多谢大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