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
作者:
羽春 更新:2025-01-04 16:58 字数:1944
孟培德这一路走完,也知道此事艰难。
这片土地,播撒种子,都有成长的季节。更何况是育才富民?
孟培德望着青色的麦田,跟谢星珩说:“我有些学生,也是有志之士,你这里实在缺人手,我写个信,叫些人来帮着点?”
这是谢星珩想也不敢想的事。
孟培德是大儒,他的学生,都有功名。最差也是举人了——可能只有一个他是举人。
谢星珩不敢答应。
孟培德笑道:“会读书,不代表有才干。有功名的,也不代表个个都得志了。多得是不适应官场的人,或是闲着,或是耗着。我看丰州县很好,他们来了,也会说好。”
这是作保。
来的人,一定是心甘情愿想做一番事业的人。
这件事,是双向成就。
谢星珩脑子转得很快,他跟孟培德聊扶贫的概念。
丰州这个小县城,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举人进士,不若让这里成为“人才基地”。
往后留在这里的人,可以继续培养下一代的人才。离开这里的人,则全国开花。去其他地方,继续扶贫。
农业大有可为,怎么个“为”法,需要人学,需要人教,需要人去推广执行。
百姓们不识字,也走不远。来一批书生也好,只要他们愿意做一番事业,不怕吃苦。丰州县随时欢迎他们。
孟培德侧目。
他是看谢星珩太辛苦,写信是叫人来帮忙,说白了,是到江家务工。
谢星珩这一番话,倒显得他小气了。
他感觉谢星珩都在发光了。
连稀烂的文章和口水诗都能掩盖住。
孟培德看他极为顺眼。
“你以后出去,可以说是我的学生了。”
谢星珩:……?
原来我从前不是你的学生吗?
为什么??
因为我的文章像狗屎???
第135章 只谈请说爱(补更章节)
四月里,有一封来自津口县的报喜信。
大堂哥江致微得朝廷任命,当上了津口县的知县。三月中旬的事,圣旨刚到,县城里就一片喜气洋洋。
报喜信到了丰州县,江家也是喜气洋洋。
清明节才过完不久,江承海又去张罗香烛纸钱,祭拜二弟。
想着二房还没断亲,又带上一车的祭礼,去江家祠堂祭祖。
江致微是江家出的第二个官员,上任的方式曲折了些,还把江家第一个官员的职位顶掉了。
江承海不管祖宗们怎么想,家里有个人在当官,就是天大的喜事。
这件事之后,来喜的亲事有了着落。
他在外头有一处小宅子,四四方方,左右耳房两间,主屋一间,配有水井和一小块菜园。
屋子买在了东南方向,因为靠近江家的地界都太繁华,他买不起。
他是家里的老人了,也是管家。江知与跟谢星珩给他封了厚礼,带着孩子去吃了酒。
好事成双。
来喜的亲事过后,宋野这个光棍终于解决了婚姻大事,成功说了一门亲事。还是他相中的岳夫郎岳小乙。
宋野成亲,江家人都去。
宋家在丰州安家不久,因江家生意的摊子大,来的兄弟着实不少。
亲戚只有一门,老友多不胜数,再把新结识的人发个请柬,仅酒席,就摆了二十三桌。
还有些人实在离不开职位,就三五成群的另外开席。
另有流水席五桌,街坊四邻都能来捧个人场。
其手笔之大,让丰州县百姓都惊掉了下巴。
江家这舅爷,好阔气!
岳小乙自个儿过日子,亲族都不跟他往来,这回说亲,媒人们忌惮江家的势力,也想看好戏,事前都没声张,突然办起这么隆重热闹的婚礼,一打听,还是那个守寡的岳夫郎二嫁,更是让百姓们瞠目结舌。
江知与跟大嫂陈冬一起,在屋里陪着岳小乙,给他梳妆,又给他说吉祥话。
江知与还第一次见到他。人是长得很白净,有种僵硬的白,看起来不太健康。说话也是温温柔柔,和声细语的,力气却大。
江知与力气也大,跟他掰手腕,能赢,但在小夫郎里边,岳小乙的力气数一数二。
等接亲队伍来,江知与就不跟着同去,而是陈冬陪同一起。
陈冬有了新的活计,偶尔兼任一下“喜娘”。
媒人三种性别都有,喜娘还是妇人多,夫郎少,称呼上没大改。
他在县内也小有名气了,接生了很多小娃娃,自家也养了三个孩子,还给江知与接生过双胎,跟夫君和睦,小叔子也有出息,自家还有鸡场的事业,是县里公认的“有福之人”。
有的小哥儿小姐儿出嫁,左右寻思,觉着他不错,就把他请来做喜娘。
一回生,二回熟。好些认识陈冬的人,家里或者亲朋办喜事,总要给他介绍生意。
陈冬现在不缺这点钱,鸡场也很忙。但他喜欢在外头跑动,跟人相处。这是他从前从未接触过的世界。谢根也支持他。
他跟着岳小乙出门,把红绸另一端交给新郎官牵着,他在旁陪同,等人上了花轿,还回头对江知与扬了个笑脸。
江知与目送他们走远,忙从岳家出来,跟着在外等候的谢星珩,一块儿去舅舅家吃酒。